首页 云计算 正文内容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名词解释)

sfwfd_ve1 云计算 2024-01-13 07:36:12 152

本文目录一览:

专家怎么知道曾侯乙编钟是乐器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编钟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每件钟都能演奏出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均有,是曾侯乙编钟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数量最多且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 [zēng hòu yǐ biān zhōng]曾侯乙编钟的甬钟正面、钲部有“曾侯乙乍持用终”错金铭文,表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共有64个编钟(除曾侯乙编钟了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那个),每个编钟都能发出两种音乐声音。整套编钟音质纯正,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能旋转宫殿,以和声、复调、调音手法演奏各种音乐。

在这众多的乐器中,最伟大的乐器,无疑是!’#年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大约是战国时期的产物,距今约%(&&年左右。整套编钟用铜制造,共有)(只,总重量在$&&&斤以上,分*层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

编钟发现于曾侯乙墓的什么室

1、曾侯乙编钟发现于曾侯乙墓的东室。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首先使人们对西周的礼乐制度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

2、曾侯乙墓:一九七八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州发掘出墓主为战国早期一个诸侯国──曾国君主的墓,他名叫乙,下葬年代在公元前四三三年或稍晚。

3、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墓中共出土随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4、出土时间:1977年9月,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那一天,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 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

5、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6、曾侯乙墓共分四室,与乐队有关的是中间最大一室和东边次大一室;中间一室摹拟“殿庭”,东边一室则是“寝宫”。

曾侯乙编钟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分别是什么?

曾侯乙编钟科学实用性:演奏乐曲 艺术价值:体现了古代高度发达的铸造工艺和科技成就从中可看出古代工匠的高超的艺术造型和装饰手法。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礼仪之器:曾侯乙编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之器,常用于宫廷音乐、祭祀仪式等场合。在古代,编钟被认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编钟演奏音乐。

战国曾侯乙编钟制作工艺在蚀刻上有鲜明特色:乙编钟有个独特的制作工艺,叫阴刻。阴刻不是依靠刻刀雕刻而成的,而是用化学液体侵蚀而成。

主要特点:设计结构精巧.音乐性能良好.演奏效果独特。重要价值: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足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雄伟的一套编钟。

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自成一体,它叫镈钟。这件镈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

曾候乙编钟共几组?多少件?在哪出土

1、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 ,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曾侯乙编钟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曾侯乙编钟的3层钟架上。

2、【解析】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全套共65件(甬钟45件,钮钟19件,铸钟1件),分列八组,分三层悬挂在高大的钟架上。

3、西周前期,以3个钟为一套,后来逐渐增多,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共8组64件。出土时,编钟分三层分别悬挂在钟架上。

4、战国曾侯乙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曾侯乙编钟在湖北省博物馆。

文章目录
    搜索